- 索 引 号:00820313-6/2024-20790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文机关:文昌市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4-02-22 16:31
-
标 题:
文昌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文 号:文府〔2024〕64号 发布日期: 2024-02-22 16:31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有效有效
文昌市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府〔2024〕64号
省政府: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护航文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市法院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东路法庭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市侨联获评“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市信访局获评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会文镇烟堆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市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年初将“打造法治政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制定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任务措施,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督查范围。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召开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市政府常务会、党组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及法治相关文件共10余次。2023年6月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调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2023年9月召开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会暨迎接法治建设中期评估部署会,部署中期评估和年度考核各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将法治建设考核结果纳入综合绩效、高质量等范围,并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各单位进行法治建设考核,以考核促实效。
二、完善决策机制,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为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水平,出台我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相关配套制度,将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对未经合法性审查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不得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市司法局聘请4个法律顾问团队参与合法性审查,并推动各单位配备法律顾问,落实“双重法律审核”机制。2023年,市司法局共出具法律意见书902件。同时,市法学会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聘请24名专家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治理提供法律建议。
三、创新服务举措,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我市《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民宿产业提质富民的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推进“企业首席服务专员”机制,累计解决企业反馈问题239个。二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印发“诚信文昌”建设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三年行动具体举措,创建17个“信易+”应用场景,创新推行“信用+一证多址”改革,率先探索打造“信用园区”,文昌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24个月排名全省县级市第一。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无感审批”、“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等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为直通港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核发“两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N”集成创新,共有24个项目享受政策红利,实现“拿地即开工”。工改“1+N”集成创新作为全省法治建设重点项目上报司法部。四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出台《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工作指引(暂行)》等制度,修订制度10余项,会审规范性文件6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征求意见84件,开展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未发现违反公平竞争的情况。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率达96.12%,处理量排名全省第三,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全省第三名。
四、强化工作举措,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一是强化执法协作力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各镇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套代购”走私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结合“六水共治”攻坚战部署,查处非法排污53宗,发放举报奖励金累计105万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荣获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典型案例评选一等奖。二是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在全省先行探索开展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省内“三个第一”,打造了“文昌样本”。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荣获海南省市县政务信息化优秀创新案例,“门前三包”智慧监管体系案例被省司法厅、省住建厅列为“信用执法监督典型案例”。市公安局发挥“四位一体”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用,从“接报案、受立案、办结案”全流程监督管理。同时,进一步提升社管平台建设实战化水平。深入推进“审管法信”试点工作,促进审批、监管、执法部门形成闭环联动机制。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力度。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及案件评查工作2次。同时,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撤销3宗,复议纠错率低于4%,通过调解、协调、自纠方式,促使当事人撤回申请29宗,调解率为35.8%。文昌市在全省禁毒2023年度考评排名第一,被评为2023年度省“零欠薪市县”。
五、强化督促落实,推进行政诉讼工作提质增效
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行政诉讼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并召开3次常务会听取行政诉讼工作。提升应诉能力,于2023年10月24-25日举办全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省一中院、省司法厅等专家授课。制定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强化府院联动措施,有效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建立通报制度,按季度全市通报行政诉讼案件、复议纠错案件,并对败诉的单位逐一下发《提醒函》,不断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2023年,全市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9%以上,一审行政案件败诉率低于10%,执行生效判决率为100%。
六、自觉接受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2023年,办理人大建议146件,政协提案103件,满意率100%。人大法律监督事项20次,政协民主监督13次。向市人大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共24件。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推进审计全覆盖。畅通外部监督渠道,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万条。
七、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抓住“关键少数”。建立文昌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作为学法的重要内容,推动干部学法清单化,全市共3796名公职人员参加法治考试。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将法治宣传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护苗”行动等有机融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印发“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开展“八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压实部门普法责任。市法院民事审判庭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医保局荣获2023年全国医保基金监管“安全规范年”短视频大赛优秀奖。文城镇“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成为全国基层示范点。
八、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执法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执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宣传的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4年,我市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凝心聚力,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强化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督察、考核、年终述法等作用,强化各级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做到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行政争议。二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法治培训力度,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三是提升法治宣传实效。丰富载体,突出重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护航高质量发展。
文昌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