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2022年文昌两会 > 解读报告
关于文昌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01-27 16:31 来源: 文昌市财政局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关于文昌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10日在文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文昌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文昌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文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生态环保整治、产业园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收支平衡、突出重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完成市人大批准的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具体如下: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完成14.42亿元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19亿元,增收1.08亿元,增长15.1%,完成年初预算的85.1%;非税收入完成6.23亿元,减收0.57亿元,下降8.4%,完成年初预算的132.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4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79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55亿元、调入资金6.4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08亿元,收入总计74.73亿元。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5.00亿元,下降21.0%,加上债务还本支出5.40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0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3亿元,支出总计72.8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3]1.84亿元。

2.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99亿元,增长32.8%,加上债务转贷收入18.6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8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25亿元,收入总计37.72亿元。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0.22亿元,增长3.1%,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60亿元和调出资金6.38亿元,支出总计28.20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9.52亿元。

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万元(上年无收入),主要是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30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万元。收支平衡。

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72亿元(市本级核算),增长25.6%。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7.58亿元,增长7.3%。基金当年结余2.14亿元,滚存结余18.97亿元。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42亿元,增长3.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4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79亿元、镇级上解收入0.9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55亿元、调入资金6.4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34亿元,收入总计74.96亿元。

全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30亿元,下降23.2%,加上债务还本支出5.40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06亿元、补助镇级支出13.12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27亿元,支出总计73.1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81亿元。

2.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99亿元,增长32.8%,加上债务转贷收入18.6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8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08亿元,收入总计37.55亿元。

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9.79亿元,增长8.7%,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60亿元、补助镇级支出0.93亿元、调出资金6.38亿元,支出总计28.70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8.85亿元。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万元(上年无收入),主要是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30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万元。收支平衡。

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72亿元,增长25.6%。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7.58亿元,增长7.3%。基金当年结余2.14亿元,滚存结余18.97亿元。

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1年,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的要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大重点领域保障力度,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供财力支撑和保障

一是坚持贯彻落实减税政策。今年以来,我市坚决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共1.88亿元,其中,2021年新出台的政策减免0.14亿元,“真金白银”地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并举,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二是狠抓财政收入征管。全市财税系统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强化税源监控,大力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和欠税清理,持续加大非税收入清缴力度;清理盘活存量闲置国有资产,有效弥补各项减收因素造成的收入缺口;积极培育新税源,航天城园区新增企业全年缴纳市县库税收达1.60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42亿元,实现增长3.6%;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99亿元,实现增长32.8%。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全年上级财政下达我市补助资金43.31亿元,其中:财力补助24.21亿元,专项补助19.10亿元。四是发挥地方债券[4]资金稳投资、促发展作用。省先后两批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1.60亿元,增长110.5%;地债资金极大缓解了我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保障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三横五纵”路网工程(一期)、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效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短板。五是及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分批收回财政存量资金9.63亿元,重点用于平衡预算以及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发挥资金效益。六是建立直达资金监管制度。2021年全市共收到中央直达资金5.62亿元,紧密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督促资金使用单位加快项目实施、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中央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七是过好“紧日子”。在优先保证“三保”支出前提下,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合理扩大有效支出。全市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预算压减736万元,压减比例达5.0%以上,“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压减86万元,压减比例达3.0%以上。

(二)持续增加民生改善投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6]50.22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7.3%,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各项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一是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教育支出11.79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1%。拨付1.71亿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拨付0.72亿元,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落实幼儿资助政策;拨付1.00亿元,用于改善文昌中学、清华附中文昌学校、文昌华侨中学等基础设施,提高学校办学保障条件;拨付0.14亿元,用于中职免学费补助政策和发放普通高中、中职、高校学生奖助学金等。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和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支出16.74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8%。拨付3.48亿元,将城镇从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由3,139元提高到3,196元,全市29,675名企业退休人员和7,550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获益;拨付0.42亿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水平由550元/人提高到580元/人;拨付1.13亿元,用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25元;拨付就业补助资金0.39亿元,用于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创业补贴等支出;拨付0.28亿元,用于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支出;拨付0.18亿元,用于支持残疾人康复、就业等方面;全年投入3.01亿元用于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院医疗设备购置、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其中,拨付0.57亿元用于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项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拨付0.27亿元用于市人民医院设备升级购置和传染病综合楼建设,市人民医院顺利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三是积极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市农林水支出12.31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9%。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中之重,拨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33亿元,增长21.7%,其中,产业帮扶资金0.67亿元,占比50.7%,增长11.9%,提高造血能力;拨付1.04亿元,支持交通扶贫六大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拨付资金1.41亿元,支持农“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01亿元,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补贴政策;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拨付0.30亿元整治农田1.5万亩;安排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相关资金0.64亿元,用于重点农业品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建设等项目;拨付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0.71亿元,撬动5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15.59亿元,惠及农户1.24万户;拨付919万元,用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帮助农户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推广试行防贫综合保险,已实现全市33.3万人投保,任务完成率达126.0%。

四是切实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全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共投入13.16亿元主要用于尾水治理、禁养区水产养殖清退、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土壤污染治等项目。拨付5.28亿元,用于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养殖示范厂房、尾水治理以及86家东风螺禁养区水产养殖清退等工作;拨付0.96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拨付0.48亿元,用于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拨付0.97亿元,用于会文、抱罗、公坡、铺前、文教、锦山、蓬莱、东路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工程;拨付868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惠及668辆新能源汽车。

五是支持菜篮子建设。拨付“菜篮子”建设资金0.20亿元,用于常年“菜篮子”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管理维护和平价蔬菜零售保险补贴等项目,其中,涉及平价蔬菜保供惠民0.15亿元。

(三)优先保障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需求,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保障市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全年共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44.21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六大工程、新党校、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支持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年共拨付重点园区扶持资金24.45亿元,用于支持航天城起步区、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约亭工业园区、铺前中心渔港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入园企业扶持等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5万元,拨付创业担保贴息资金64万元;搭建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的小微企业“政保贷”业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受疫情影响而减收等难点热点问题,累计投入0.40亿元小微企业“政府风险补偿金”,入池企业达146家,撬动贷款4.73亿元,企业新增营业收入达6.00亿元;拨付308万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用于33家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四是继续推广PPP模式在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中的运用,提升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效应。目前已入库PPP项目9个,涉及投资额53.79亿元,其中,今年新增入库项目2个,涉及投资额40.23亿元,主要是月亮湾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航天大道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签约PPP项目5个,涉及投资额12.51亿元;全年拨付0.80亿元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二期)等三个进入运营期的PPP项目年度政府支出责任。五是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深入落实“放管服”和“不见面审批”要求,简化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流程,全面提高财政服务效率。

(四)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平台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拨付0.11亿元,推动市饮食服务公司、市木材公司、清澜食品分公司、蓬莱食品分公司、市水产供销公司等国有“僵尸企业”改制立项工作,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二是防范债务风险。2021年我市政府债务余额106.26亿元,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优化系统还本付息组合,加大在发展中化解政府债务,严格落实偿债责任,拨付偿债准备金11.92亿元(含省下达我市再融资债券[7]资金6.32亿元),按规定保障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资金需求,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三是扎实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与省本级同步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着力加强预算全链条、全动态管理。将全市2021年930个预算项目共35.98亿元财政资金纳入绩效运行跟踪监控范围,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双监控”,实现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单位全覆盖。四是高质量做好部门决算工作。连续三年(2018-2020年)获得全省财政部门决算工作第一名,充分发挥决算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五是加强镇级财政管理。连续四年(2017-2020年)获得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第一名,充分发挥镇级财政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六是全面深化政府采购电商化改革。落实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代理机构监督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七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管理机制,规范资产使用、处置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整体效能。八是全面推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推动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在全市上线实施,增加扫码支付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财政票据数据的信息共享,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水平。全市共上线152家单位,完成率125.0%。九是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加强交流调研,强化督办跟踪,提高办理质量,所有承办的建议提案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按要求公开,办结率和结果满意率均达到100%。

过去一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应清醒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随着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的实质性启动,征地成本和重要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地方债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快;部分预算单位重分配轻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市县财力难以满足上级考核指标需求。对这些问题,市财政局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2年预算草案

(一)2022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厘清财政预算职能,树立“大财政”理念,加强财源建设和资源统筹。严格落实预算法,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准确性。坚持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精打细算,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坚守“三公”经费零增长底线。加强全市财政管理,多措并举提升预算编制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保障基本支出和民生需求,着力构建全面规范、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体制,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大局,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及文昌国际航天城提供财力支持。

2022年预算编制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主要原则,在优先保障“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强化零基预算[8]理念,坚持量入为出[9]原则,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

(二)2022年全市预算总量和结构

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量和结构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增长10.0%(与上年完成数比较,下同);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7.5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0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84亿元、调入资金25.24亿元(由政府性基金调入,下同),收入总计82.48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54亿元,增长20.8%;加上预备费0.80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1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95亿元,支出总计82.4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1亿元。

2.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总量和结构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65亿元,增长145.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3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4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9.52亿元,收入总计51.93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01亿元,增长18.7%;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67亿元、调出资金25.24亿元,支出总计51.9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1亿元。

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量和结构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4万元,下降20.0%,主要是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24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万元。收支平衡。

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量和结构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4.43亿元,增长11.9%。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9.24亿元,增长4.4%。收支相抵,基金当年结余5.19亿元,滚存结余24.16亿元。

(三)2022年市本级预算总量和结构

1.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量和结构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增长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7.5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0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82亿元、调入资金25.24亿元,收入总计82.45亿元。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0亿元,增长36.6%;加上预备费0.80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1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5.7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95亿元,支出总计82.44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1亿元。

2.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总量和结构

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65亿元,增长145.1%;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3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40亿元、上年结余收入8.85亿元,收入总计51.26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34亿元,增长17.9%;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67亿元、调出资金25.24亿元,支出总计51.2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1亿元。

3.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量和结构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4万元,下降20.0%,主要是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24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万元。收支平衡。

4.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量和结构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4.43亿元,增长11.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9.24亿元,增长4.4%。收支相抵,基金当年结余5.19亿元,滚存结余24.16亿元。

四、2022年主要财政支出政策和重点项目安排

2022年,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结构调整的优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围绕重大支出政策安排预算支出。

(一)继续加大对重点园区支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继续加大支持园区建设,安排市级3.50亿元片区发展专项资金,增加2.5亿元,主要用于航天城建设以及航天产业发展基金。积极组织申请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5.54亿元,主要用于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约亭工业园、航天城起步区项目建设。通过不断支持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完善,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事项,确保七成以上财力用于保障民生。安排为民办实事资金0.90亿元,用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及奖补、平价蔬菜保供惠民等项目。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支持教育更加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安排幼儿园运转及新建项目、初高中校园基础设施改善、中职免学费补助政策和中职学生奖助学金等项目2.39亿元。加强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安排疫情防控经费0.20亿元;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3.22亿元;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0.47亿元;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0.53亿元,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0.57亿元,确保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四不摘”要求,按照不少于上年预算规模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2亿元。安排0.18亿元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网工程等支农投入保障;安排1.06亿元,提高村(居)两委干部待遇,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进一步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持续保障农林水、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投入。安排1.20亿元用于铺前中心渔港项目建设;安排1.26亿元用于珠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安排0.45亿元,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安排0.85亿元用于建制镇污水处理运营费用;安排0.60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后续运维;安排0.40亿元用于人工岛拆除和生态修复。

(四)切实兜牢“三保”支出底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统筹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要,安排26.5亿元刚性支出。落实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及时防范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经济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安排偿债准备金10.89亿元(不含省下达我市再融资债券资金),增加5.91亿元。严格落实政府债务化解计划,加强债务日常监测,杜绝违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经济风险,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实力。

五、完成2022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财政基础。

(一)全力加大财源建设工作,做好资金统筹整合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科学组织收入,依法征管,在涵养税源的同时,做到不欠不漏、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的匹配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建立财政运行动态监控体系,做到均衡入库、持续增长,确保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既定增长目标。充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支持招商引资和引进高端优质企业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地方财源。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财政投融资模式,在农村污水治理、保障房建设等收益类项目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引进市场机制,运用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强化支出预算执行,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严控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确保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三公”经费预算零增长,将有限的财力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二)全力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提前谋划部署

强化项目储备的主体责任,树立“先谋事后要钱”的理念,从“资金等项目”转变为“有项目才有资金”。安排0.45亿元项目前期经费,用于加快项目启动和资金支出进度。全市形成合力,通过统一的项目库管理,打造财政和各部门合作的重要平台,建立项目入库动态调整机制,发挥项目库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各部门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对接,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上级专项和地债项目资金,形成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已组织各部门申报2022年债券项目106个,涉及资金75.56亿元。

(三)全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实行绩效约谈,不断提升预算绩效水平。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强化代理机构常态化监督检查。指导部门规范、精准做好国有资产配置、处置等工作,向市人大和社会公众提交一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明白账”。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发挥财政信息化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优势,加强农林水、教育等重点科目支出进度监控督促,严防财政支出风险。严格财经法律法规和预算会计制度,推动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提高。推动预决算公开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决制止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做好财政法治建设。

(四)抓党建引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财政干部队伍

既坚持原则,严守财经纪律,又当好公仆,主动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权力制约。深入贯彻落实人大审查监督要求,自觉接受预算、决算监督,切实落实人大预算决议和决算决议,积极配合推进人大、审计、巡视巡察,形成监督合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各位代表,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做好2022年财政预算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财政干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高质量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贡献财政力量!


名词解释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当年依据财政体制和税收、非税收入征收法规征收缴入地方国库的各项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根据《预算法》设立,从规定范围筹集的,用于调节市本级预算平稳运行的预算储备资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以下资金中筹集:一是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结余收入;二是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新增财力性资金转入部分;三是本级可调剂使用的捐赠收入;四是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收入等。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由市财政局根据上述资金可动用情况和当年本级财力情况,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市政府在向市人大作年初预算和决算报告时,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预算结余并行报告。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作为预算储备资金,不能用于年度中间出现的一般性资金需求。年度执行中,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仅限用于:一是弥补重大减收因素造成的资金缺口;二是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三是解决市委、市政府议定重大事宜所需资金等。

[3]财政结余结转:当年财政结余(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总收入减当年财政总支出后的余额,正数为结余,负数为赤字。财政结余包括财政净结余和财政结转两个部分。财政净结余是指当年由于增收节支又无须结转下一预算年度继续安排支出而形成的结余。财政结转是指本年度支出因各种原因未完成必须转入下一预算年度继续安排的、已有具体用途的支出部分。

[4]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依照经批准的限额提出本地区当年政府债务举借和使用计划,报省级政府备案并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省级财政部门代市县政府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转贷协议拨付市县级财政部门。市县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转贷协议约定,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缴纳本地区应当承担的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等资金。

[5]盘活存量资金:盘活存量资金是国务院部署的重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以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琼府〔2015〕52号)有关规定,存量资金主要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其中,结余资金是指项目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导致难以支出的资金;结转资金是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用于原项目的资金。盘活存量资金是指财政部门通过项目预算调整或收回资金等方式将无法支出或支出进度较慢的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其他急需的项目,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民生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等十项。

[7]再融资债券:“借新换旧”债券,指经国务院批准,为偿还到期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本金而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再融资债券发行后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再融资债券必须用于偿还省级财政部门转贷给市县财政部门并已在地方债务管理系统登记的地方政府债券到期本金,不得用于偿还利息,不能直接用于项目建设,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和项目支出。再融资债券按偿还的到期债券类型分为再融资一般债券和再融资专项债券,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8]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具体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结合财力情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现代预算编制方法。这种预算不以历史为基础作修修补补,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

[9]量入为出原则: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行的一条财政管理基本原则。量入为出是保证财政分配的相关稳定、防止国家债务过度膨胀的客观要求,符合财政收支平衡的规律。适用于连续几年出现财政赤字的时期,强行压制财政支出刚性,以缩小和消灭财政收支缺口,进而消除财政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事项说明

一、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5.00亿元,下降21.0%,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今年由于政府性基金短收25.07亿元,项目资金拨付放缓(由年初预算从政府性基金调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用于安排的项目,执行中政府性基金短收,可调入的资金大幅度减少),导致较上年减支;二是2021年上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2.45亿元直接由省国库划入省级医疗保险财政专户,不再由市国库划入市级医疗保险财政专户,导致支出下降。

二、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万元,下降20.0%,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1年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30万元,2022年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24万元,减收6万元,导致支出下降。

三、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4.73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4.96亿元,市本级比全市多0.23亿元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本级收入比全市收入增加1项“镇级上解收入”0.97亿元;二是镇级收支缺口0.74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弥补。两项相抵(0.97-0.74=0.23)后市本级大于全市。

责任编辑: 文昌市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