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党员,要凭良心做人!”日前,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文昌市冯坡镇白茅村,见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韩丽萍,这位74岁的阿婆面对荣誉如是说。
在白茅村,韩丽萍与老伴、儿子、儿媳挤居在上世纪建造的老宅里。客厅的摆设朴素简单,一条旧沙发椅,一个茶几,几张方凳。两面斑驳灰黄的墙上,张贴着国家领导人海报,那是整个老宅里唯一的装饰了。
客厅角落,一张小小的黑白照闯入记者眼帘。“那是英婆,活了107岁,这墙后的房间以前就是她在住。”韩丽萍介绍说,英婆名叫张金英,1910年出生,在世时,无儿无女,丈夫下南洋一去不回,让她成为村里的孤寡老人。1965年起,韩丽萍让英婆搬来一起住,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悉心照顾和疼爱。
1985年,韩丽萍被村民推选为白茅村委会妇女主任,同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那时起,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成了她心头的牵挂。
越过百岁,英婆的身体每况愈下。2014年,英婆双目失明,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每天,韩丽萍服侍英婆起居,一日三餐做好饭,再一口一口喂给她吃。一个暴风雨的冬夜,英婆高烧至40度,情况危急,韩丽萍顾不得风雨,连夜把英婆送往医院治疗。住院期间,英婆大小便失禁,韩丽萍为她端屎倒尿,不嫌烦嫌脏;出院时,韩丽萍自掏腰包,缴了1000多元医药费。
为了让英婆安享晚年,逢年过节,韩丽萍还要为英婆精心挑选礼物,买水果、生日蛋糕和新衣服。
然而,2016年,英婆的病情再次加重,瘫痪在床,性情也变得古怪,经常无故责骂韩丽萍的丈夫、儿子儿媳,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误会,但是韩丽萍坚持照顾老人家,无怨无悔。
“有些村民私下笑婆婆傻,给自己添累赘,她懒得理会,依旧日复一日地照顾英婆,没有一句抱怨。”韩丽萍的二儿媳韩海燕回忆说,受婆婆的影响,她也经常帮忙照顾英婆。
最难熬的日子是在2017年,对于韩丽萍来说,这一年是个多事之秋。那一年,韩丽萍的小儿子被诊断为脑瘤,在医院动手术。祸不单行,不久丈夫陈川柏突发中风,卧床不起。一家3个病人主要由韩丽萍一人照顾。她在家里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任劳任怨。
那段时间,韩丽萍一下子瘦了10多斤,原本瘦弱的她,看上去成了“皮包骨”。“累!怎么会不累呢?”她还记得,有一回,她累得晕倒在厨房里。可是一想到村里还有许多老弱病残,她希望做一个好的榜样给大家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孝老爱亲。”韩丽萍说。
怀着这样的信念,再苦再累,韩丽萍都扛下来了。自上世纪80年代起,韩丽萍先后无偿照顾8位没有亲情关系的孤寡老人、五保户以及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打心底里敬佩她,也有部分村民渐渐参与到互帮互助献爱心活动中。一些远在香港、国外的同学、朋友,还打电话鼓励韩丽萍,甚至远隔千里捐款捐物,帮助村里有需要的人。
2017年3月,英婆临终前,拉着韩丽萍的手说:“你是真好,照顾了我这么多年,不嫌麻烦,我没有子女,你比亲女儿还亲。”那一刻,韩丽萍流泪了,看着英婆安详地离开。
“视非亲非故的老人如己亲,不仅需要仁心,还要有十足的勇气和毅力,这种大爱常人难做到。”文昌市冯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感慨地说,在韩丽萍这位老党员身上,大家看到了“她因善良和博爱而闪耀着最美的光华”。
责任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