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专题 > 中央环保督察专题 > 边督边改信息公开
文昌举办水污染防治院士专家研讨会 把脉文昌水污染治理
2019-07-05 00:36 来源: 海南日报客户端 【字体:   打印

↑文昌市水污染防治院士专家研讨会现场。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摄

水污染防治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7月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彭永臻两位院士应邀来到文昌,实地考察珠溪河、文昌河等水体,并参加文昌市举办的水污染防治院士专家研讨会,就文昌的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把脉问诊,提出宝贵意见。

海南日报记者从研讨会现场获悉,近一年来,文昌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为此,文昌全市2018年环境保护经费支出8亿元,2019年计划再投入13.03亿元,同比增长62.88%,坚决保障好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

整改见成效强化责任落实

今年初,张建云院士及其团队到文昌调研水污染情况。“我们看到,文昌的水污染问题确实很突出,市委、市政府压力非常大,但同时看到态度坚决、决心更大,想要做好水污染防治这件利在千秋的好事。文昌近一年来污染防治措施很实、成效显著。”张建云说。

事实上,因为水污染等环保问题,文昌市已经对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置,累计问责29人,立案10件2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通过严肃问责,倒逼环保各项工作落实。

一年来,为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文昌市完成了全市16个饮用水源地的立碑定界、隔离网建设工作,9个地表水型保护区均设立水库管理所,保护区内正全面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个地下饮用水保护区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全部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的202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湖山水库二级保护区内2824亩鱼塘全部拆除,广泛得到群众的认可好评。

为严控源头污染物排放,文昌全面深入反复开展污染源排查与整治工作,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并加快了规模养殖场的升级改造,冯家湾片区已有728家工厂化养殖场和280家池塘建设尾水处理设施,引导养殖户增强环保意识走健康绿色发展道路。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6424.31亩土地退塘还林还湿。

与此同时,文昌市还通过建设截污并网工程、因地制宜安装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等举措,强化城镇内河(湖)的水污染防治,文教河、文清河、港尾沟等河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阶段性水质达标。

建议源头控制建长效机制

“污染源点多、线长、面广,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水动力条件不足和财政压力巨大是文昌水污染防治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文昌市副市长何欢宝介绍,文昌水系发达,海岸线长,河流流域面积全省最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重发展、轻环境”的旧观念下,当地水产、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因缺乏科学规划和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遗留下许多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文昌的情况,与会院士专家认为,水污染治理需要一个过程,难以一步到位,文昌一方面要坚持源头治理,加大污染源管控,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综合施策,以长远发展眼光,建立长效监管和防治机制。

“文昌总体生态环境优良,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系统思维,加大污染源管控。文昌在污染源整治工作上力度很大,这是对的。”张建云建议,水污染防治要坚持科学的方法,最好以流域为单位,进行全局性系统性地考虑,要将应急处置方案与长效防治措施相结合,强化“河长制”的管理责任落实。

彭永臻院士则建议,海南文昌降雨量大和没有工业污染,这是水污染防治很大的优势,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促进水系连通和自然净化功能,例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水系周边应预留出一定的林、草、湿地等缓冲区。与此同时,也要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水排放执行科学合理的因地制宜的标准,目前,文昌在有限财政条件下,坚持优先保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的做法很对,一定要加强环境污染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吕斯濠教授还提到,落实“河长制”工作,可以不仅是有关领导或责任人担任“河长”,也可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创新“群众河长”等做法,发动全民共同参与水污染防治。

当天下午,院士专家还共同对文昌境内的珠溪河、文教河、湖山水库等3个水体污染治理可研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可行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 史贻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文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aidu
map